消息
                            Somerset Asset Management
美欧双方必须在7月9日临时关税减免到期前敲定贸易协议,时间已所剩无几。若未达成协议,双方将重新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包括对欧盟商品征收50%的关税,以及欧盟方面的一系列反制措施。
尽管谈判仍在继续,但实质性进展依然难以实现。双方在多个关键议题上的分歧愈发明显,削弱了在截止日期前达成妥协的希望。
其中一个核心难点是对数字监管的立场差异。欧盟已对大型科技平台实施严格法规,侧重于竞争、公平透明以及内容管理。美国长期以来批评这些政策,认为不利于本国科技企业;而欧盟则将这些规定视为维护公众信任和打击网络虚假信息的重要手段。将数字监管纳入贸易协定内容,是布鲁塞尔方面尤其敏感的问题。
税收政策也是一大争议焦点。美国方面认为欧盟的增值税制度(VAT)对美国商品构成不公平贸易障碍,因为美国本身不征收此类税项。尽管欧盟对所有商品一视同仁地征收增值税,不论其原产地,美国仍认为这一制度对出口商造成了隐性负担。欧盟谈判代表则坚持认为税收制度属于国家主权范围,不应纳入贸易谈判议题。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双方在谈判理念上的根本分歧。美国官员普遍以单边让步为前提看待协商,更关注对方能提供什么,而非互惠式的妥协。相比之下,欧盟更倾向于传统的互惠框架,如双边关税削减,但这种模式在华盛顿并未受到欢迎。
“零对零”关税协议的构想,即双方取消特定商品的关税,虽然在多项以往贸易协定中十分常见,但当前在美国方面遭遇抵触。欧盟方面则认为,美欧作为全球贸易中的对等参与者,不应被迫做出一边倒的妥协。
展望未来,达成全面协议的可能性较低。美国不太可能接受类似其与英国达成的关税安排,而欧盟也难以接受在政治上或经济上不可接受的条款。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有限的行业性协议或许还有机会达成,例如在部分领域暂时冻结关税。但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成功。若谈判最终破裂,双方都在准备应对进一步的贸易摩擦升级。
若无法在7月前达成协议,欧盟预计将恢复其自身的一套反制措施。这一局面可能导致双方陷入此前曾发生过的“你来我往”的报复性关税循环。
归根结底,只有当经济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迫使双方迈向实质性妥协时,才可能实现缓和。在此之前,前路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返回新闻页面